中毒型细菌性痢疾(简称“毒痢”)是一种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,其特点是起病急骤、病情凶险、病死率高,尤其对儿童构成严重威胁,该病多见于2-7岁儿童,但成人亦可感染,其临床表现以严重毒血症症状、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及循环衰竭为主,而典型的痢疾症状如腹痛、腹泻、脓血便等出现较晚或不明显,这使其与一般细菌性痢疾有所区别。
识别要点:
1、迅速发病:病程进展迅速,常在数小时至1-2天内出现严重症状。
2、毒血症表现:高热、精神萎靡、面色苍白、口唇发绀,甚至出现休克。
3、中枢神经系统症状:意识障碍、反复惊厥、嗜睡或烦躁不安等。
4、肠道症状不典型:腹痛轻,腹泻次数不多,甚至无腹泻,但有黏液脓血便。
5、实验室检查异常:粪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,但培养不一定能检出志贺菌。
治疗策略:
1、紧急救治:立即给予吸氧、建立静脉通道、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。
2、抗菌治疗:早期、足量使用抗生素,如磺胺类、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类,以控制感染。
3、对症治疗:针对高热、惊厥、休克等并发症进行相应处理,如物理降温、抗惊厥药物使用及抗休克治疗。
4、支持治疗:给予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支持,维持内环境稳定。
5、密切观察:加强病情监测,随时调整治疗方案,防止病情恶化。
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早期识别与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,对于疑似病例,应立即采取措施,同时加强公共卫生教育,提高群众对该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,以减少其发生和传播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