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繁忙的急诊室里,急性胃肠炎(AG)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,常常让患者饱受腹痛、腹泻、恶心及呕吐的煎熬,如何在这场“肠胃风暴”中迅速识别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呢?
识别篇: 急性胃肠炎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腹部不适或疼痛,常伴有频繁的水样便、恶心感及可能出现的低热,值得注意的是,其病因多与食物中毒(如细菌、病毒污染)、药物反应或应激状态相关,当患者有上述症状,且近期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感染者接触史时,应高度怀疑急性胃肠炎的可能。
应对篇: 1.补液是关键:频繁腹泻易导致脱水,因此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(ORS)或清水,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,2.饮食调整:宜选择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稀饭、面条,避免油腻、辛辣及高纤维食物,以免加重肠胃负担,3.休息与观察:适当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,同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,若出现持续高热、血便或严重腹痛等加剧迹象,应立即就医,4.药物治疗:在医生指导下,可使用抗腹泻药、肠黏膜保护剂等缓解症状,但切勿自行使用抗生素,以免扰乱肠道正常菌群。
预防胜于治疗:加强个人卫生,确保食物和饮水安全,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或过期食品,是预防急性胃肠炎的有效措施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增强免疫力,也是抵御疾病侵袭的坚固防线。
面对急性胃肠炎的突袭,快速识别、科学应对与积极预防三者并重,方能在这场“肠胃保卫战”中占据上风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