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冬季的来临,气温逐渐下降,对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而言,低体温症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“隐形杀手”,低体温症,又称低温症,是指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℃的情况,常因环境寒冷、保暖措施不当或疾病影响导致,它虽不如其他急症那样立即致命,但其缓慢而隐秘的进程却可能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。
预防措施如下:
1、加强保暖:确保室内温度适宜,一般应维持在18-24℃,并使用电热毯、暖宝宝等辅助设备时需谨慎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,以防烫伤。
2、合理着装:选择保暖性能好的衣物,如羽绒服、羊毛衫等,并佩戴帽子、围巾、手套等,以减少体热散失。
3、饮食调节:冬季应增加热量摄入,多吃高蛋白、高脂肪的食物,如肉类、蛋类,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,以维持体温稳定。
4、适度活动:鼓励老年人在温暖的室内进行适度活动,如散步、太极等,以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体质,但需注意避免在寒冷环境中长时间停留或进行剧烈运动。
5、定期检查: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或体质较弱的老年人,应定期监测体温变化,并留意其是否有寒战、精神萎靡等低体温症状。
6、紧急处理:一旦发现老年人出现低体温症状,应立即采取复温措施,如用毛毯包裹身体、温水浴等,并迅速就医。
冬季是低体温症高发季节,对于老年人而言更是如此,通过加强保暖、合理饮食、适度活动及定期检查等措施,可以有效预防低体温症的发生,了解低体温症的紧急处理知识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应掌握的技能之一。
发表评论
冬季保暖是关键,防老人低体温症需多穿衣、室内保温措施到位。
添加新评论